隨著環保事業的不斷發展,污水處理廠已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城市環境保護配套設施。目前,我國興建的城市污水廠大多在大、中城市,有的很難避開居民區或村落,因此氣味問題也應得到解決。同污水處理一樣,臭味的處理方法有很多,但經濟實用的還屬生物除臭技術。
在污水處理工藝過程中產生氣味物質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組成。只有少數的氣味物質是無機化合物,例如:氨(NH3)、膦(PH3)和硫化氫(H2S);大多數的氣味物質是有機物,比如:低分子脂肪酸、胺類、醛類、酮類、醚類、鹵代烴以及脂肪族的、芳香族的、雜環的氮或硫化物。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物質都帶有活性基團,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特別是被氧化。當活性基團被氧化后,氣味也消失了,生物除臭工藝是基于這一原理。一般來說,擴散源廢氣的成分相當復雜,其氣味又是一個不可客觀確定的量,它與接受對象的敏感性、心理和生理作用有關。常用嗅覺法的原理是:將待測氣體用無味的人造合成空氣逐步進行稀釋,直到剛好可以聞出氣味(嗅閾)時為止,把此時的稀釋比作為表示被測氣體氣味強度的量度,所需的稀釋倍數越大,說明氣體氣味越大。這個稀釋比被表示成“氣味單位”。
2、除臭方法
廢氣處理的方法可以分成吸收吸附法和燃燒法兩種,吸附法的主要代表是活性炭濾池。在這些方法中較為經濟有效的是生物吸收法,其原理是氣味物質被液相吸收并被微生物氧化,所以該法要求被去除的臭味物質有好的水溶性并可被生物氧化。污水處理廠的生物吸收除臭法主要有廢氣直接通入曝氣池法、生物過濾法和生物洗滌法,其中常用的是前兩種。廢氣直接通入曝氣池法是將從格柵間、沉砂池、濃縮池、污泥脫水機房收集到的廢氣直接通入曝氣池中,有機氣味物質在曝氣池中被活性污泥吸收,隨后被分解。其主要優點是方法簡單,費用低,但除臭效果較差,存在過曝氣的可能,曝氣池中污水生化處理過程將受到一定的影響,使得曝氣池成為嚴重的氣味擴散源,因此其應用有較大的局限性。
3、工作原理
生物過濾是使收集到的廢氣在適宜的條件下通過長滿微生物的固體載體(填料),氣味物質先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完成廢氣的除臭過程。固體載體上生長的微生物承擔了物質轉換的任務,因為微生物生長需要足夠的有機養分,所以固體載體必須具有高的有機成分。要使微生物保持高的活性,還必須為之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條件,比如:適宜的濕度、pH值、氧氣含量、溫度和營養成分等。環境條件變化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在試運行時或改變工況時要考慮生物過濾池會有一個適應期。